peach的Choice模型简要

先从最简单的Choice数据模型开始看peach下的Choice到底是怎么执行的:

默认的情况下,直接引用Choice类型,peach运行总是选择Choice模块中第一个出现的数据,这里是Type1:

通过在Action中显式指定Choice的Block,就可以改变Choice的选择(DataModel不变,修改StataModel中的内容):

再次运行,可以看到结果变为Type3了,这是因为peach取了最后一个数据,虽然示例中从Type1~Type3配置了三条:

通过上面的演示,Choice作为输出数据模型的时候,如何进行数据选取的基本方法应该就已经明了了。接下来再看看Choice的其他三个属性(minOccurs,maxOccurs,occurs)分别是如何工作的 :

minOccurs和maxOccurs可以理解为一个Choice模块中可以在一次迭代中同时选中的数据个数的下限和上限;

occurs的解释有些含糊,暂时无法确切定义,从行为上看和maxOccurs-最多可选取数据个数的行为一致。

看一个示例:

在Data中进行相关的数据配置

运行结果如下:

可以看到输出结果中有5个Choice中的数据,Type1,Type2,Type3,Type5,Type1(最后Type1是由于没有定义Filed数据,默认选择了Choice中的第一个数据;而且输出数据有5条,和理解中的4条有一些的差异)。这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类似数组的标记,设置了MinOccurs(MaxOccurs)的属性,就只能以这种方式定义Data。occurs的配置方式和上面类似,由于没有最新官方的文档可以参考,不再另外演示。

上面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随机选择的目的,但是pits测试套写完之后就无法再变化,因此如果需要每次运行可以随机的在Choice中选择一条数据,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法来实现:

1.通过-D方式在外部指定Field的名字,这样可以在启动peach的时候通过外部脚本随机指定这个值,例如

2.在Choice中的数据不需要执行变异的时候,可以指定Mutator为ChoiceSwitch(community版本好像没有实现这个变异算法,虽然可以配置,但运行时不生效),例如

最后,再看一下当Choice类型作为输入数据进行解析的时候,可以尝试的两种方式(本次未验证,暂时记录):

1.通过在Choice每一条数据的开始,设置一个token类型的数值,通过这条token类型的数据作为标记来crack输入数据,例如小白鸽的翻译文档中的示例:

2.通过constraint约束进行匹配,参考(http://www.flinkd.org/fuzzing-with-peach-part-1/#b-file-data)的方法:

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